海船上的瞭望台处,入伍正好满一年的张小乙正小心的拿着手里的双筒望远镜认真地观察着周遭的海面。
他们这一队人马前不久被赵将军拉到海上来训练了,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他们这种入伍才一年的新兵才有机会摸上望远镜。
张小乙爱惜的摸了摸手中的双筒望远镜,据说以前的望远镜都是单筒的,后面逐渐有了双筒的,而他手中的这个是最新的,在各地军营都十分受欢迎。
自家将军因为在京城有关系这才能够第一时间拿到。
张小乙抚摸过后便又将眼睛对准望远镜,朝着海面认真巡视起来。
然而刚刚还无波无澜的海面上,却突然出现了几艘船只。
张小乙放下望远镜,随便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又拿出用棉花做的擦镜布擦了擦望远镜的镜片,而后再次凑上前去。
却见得海面确实出现了一些船只,而且那些船只的速度并不慢,看着方向就是朝着他们这边来的。
张小乙赶忙放下望远镜,他拿起一旁的号角,鼓足腮帮子就吹了起来。
……
顺京,今年十一月过后就要满十岁的季珝正端坐在长乐殿的窗户前,面前的是一张朴实无华的桌子,上面堆叠着不少的东西。
因着年岁渐长,她两年前便从沁雨阁搬了出来,现在居住在长乐殿。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红薯彻底在大虞扎根,从去年开始大虞的朝堂上便再也没有收到过因为饥荒导致百姓死亡的奏折。
而从三年前就开始的修路计划,也终于在今年的五月份正式完工,各个州县的主干道都铺上了水泥路,地面平滑,马车好走,大大降低了出行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正式展露于人前,现在各个需要火力加持的工坊都习惯用上了煤炭。
而《牛痘与天花》《青霉素的培养与运用》这两本书在太医院的研究下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天花不在让人闻之色变,青霉素也逐渐开始试运行于军队之中。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季珝搅动着一只炭笔,炭笔灵活地逡巡于她各个手指间,她的眉心紧皱,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公主,有您的信件!”碧荷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由火漆封口的信件。
季珝看了一眼,看不出是从哪里来的。
她接过信件,有些懒洋洋的,提不大起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三年的时间,不管是报社、墨书阁还是珍宝阁都在外地开有分部,每隔几天她便能收到一封或者几封信件。
“公主,信是从鄞州过来的。”
“鄞州?”季珝忍不住拔高音量。
随即笑道:“研新所最近是又出了什么好东西吗?都传到鄞州去了?”
“看来是赵将军又找公主您要东西来了!”碧荷也掩嘴笑道。
光看主仆二人习以为常的态度就知道这一幕出现过许多次了。
虽然大致猜到了信件的内容,但是季珝还是一把将信给拆开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