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口气出手七百件冬装,让丽人服装店的售货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不少。
时间又过去一周,服装店的生意算是正式上了轨道,每天都能卖出六七十件衣服,在租界几条最繁华的大街上,偶尔也能看到有年轻女性穿着店里的衣服出行。
直到年根儿底下,生意都维持得不错,腊月二十八女工们放假,店里要经营到二十九才歇业,不过常书瑜因为必须要回家过年,所以二十五就和祝女士带着佣人们坐了回宁城的火车。
“店里有什么处理不好的事,直接给我打电话就好,不就意外我初六就会启程返回。”
这时候过年期间租界商店大多还是开门的,但服装作坊和店里员工都要过年的,再加上过年期间也没什么人买衣服,洋人们倒是会买可他们很少到华人开的店里消费。
所以给忙碌了一个多月没休息的员工们放年假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时候过年厚道的东家都会给伙计们准备年礼,掌柜还有额外分红,他们店在这方面自然也不能差事儿。
员工们除了五块钱红包,年礼都是一块布料、五斤大米、两斤猪肉加一斤白糖,把一群小姑娘高兴得差点掉眼泪。
祝掌柜红包是五十,年礼是祝女士瑜亲自准备的,一份上等茶叶、一盒西洋参、两瓶好酒、两盒西式点心、两盒巧克力、两个西式暖水壶。
“你堂舅舅家负担重,就靠他一份薪水勉强糊口,偏偏你那个舅妈最是好脸面的,每年过年都要买点洋货回老家撑面子,这回你把面子给他们弄足,你堂舅也轻快点。”
“这暖壶他们带回老家不容易碎了吗?”常书瑜对自己那个堂舅妈没什么印象,但她这段时间的确觉得堂舅舅做掌柜用起来还是挺顺手的,所以也不介意多花几分心思给他准备年礼。
“哎呀,那个当然不是给带回去的,他们家就一个暖壶,还是你舅舅以前送的,我在百货公司看到就想起来要给他们买两把。”
祝女士以前其实和这个堂兄弟没什么联系,也就偶尔回娘家时才听到一点消息,上回通过娘家亲哥去请人顺道也去拜访了下,然后就把堂弟家的生活状况记在了心里。
说实话,祝掌柜家对比此时沪城大多数底层民众那还是好很多,有独立的小房子虽然不在租界但也算是自己的家,五个儿女也都能吃饱饭甚至还都读了一些书,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这种每分钱都要好好算计着花的日子,在祝女士眼里那就是苦日子。
“我记得堂舅家的大儿子就比我大三岁对吧?”
“不是大三岁是大你五岁,他家二儿子大你三岁,那孩子我见过两回,长得气派像你叔外公,中学没读完就被你堂舅求到你舅舅那里跟着学跑商,听你舅舅说性子倒是比他那几个儿子都周全些,想来再过个一年半载也能帮你堂舅分担一点养家的压力。”
提起娘家几个亲侄子,祝女士也是满心无奈,她的哥哥们都没遗传那混账老子的性格,可侄子们却有点靠拢的趋势,她也就懒得去管那些闲事。
“中学为什么没读完吗?”这年头一般长子都是要倾斜一些资源好好培养的,祝家就算败落了,家里弟子读书还是有族人会互相帮衬的。
“是他自己不想读了,他们家几个孩子都读过书,他读书成绩马马虎虎,倒是他那个弟弟成绩听说特别好,那孩子就想着和家里一起好好供弟弟读个大学出来,这也是你堂舅愿意去你这服装店当掌柜的缘由。”
这年头供个大学生一年花销得几百大洋,对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款,真不是随便能负担得起的。
祝掌柜在布庄是二掌柜,一个月三十六块大洋真不算少,可搁不住家里花销大,四个孩子都读书,老二明年考大学,就算考沪城学校,吃住都在家里那一年最低得照着二百块准备,万一考到外地一年就得照着四百往上准备,那真是掏空家底也供不起。
常书瑜他们服装店一个月工资开到五十,同时还承诺盈利达到一定数额后,给百分之一的利润分红,要说对服装店谁最上心,那可能王令仪和常书瑜都没祝掌柜上心。
他是真把后半辈子的心气儿赌在这里了。
母女一行人顺利回到宁城,家里似乎还是老样子,但又感觉一切都变了好多。
大少爷依旧还是没回家过年,,不过听说中秋节过来过节了,走的时候带着大少奶奶和孩子一起去了军校所在的城市,这听说是二姨太太求着常先生答应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火趣阁】《灾变卡皇》《圣拳!》《又逢君》【科技流小说】《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全本迷】《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