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文抄公》最新章节。
第44章
朝堂变局
高淮宣旨完毕告退。李成梁心事重重不发一言,坐回了主位之上。
手下诸将仍旧侍立两侧。
“都还站着干啥,我李成梁已经不是辽东总兵了,诸位都是朝廷的将帅,难不成还是李某的私人部曲不成。”李成梁挥手示意道。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坐下。
“说实在话,我也没想到这次是直接撤职了,本以为就是降职罚俸,看来陛下是嫌我年纪大了,打不了胜仗了。退下来也好,退下来回京城,京城的宁远伯府我自己也没能住几天呢。只是大家都是自己人,以后该有什么事还是互相帮衬。董一元大家也都认识,带兵打仗也还是有一套的,只是以后大家都多留一个心眼。你们以后有事就是自己商量了,有什么要紧事再书信联系。这些日子还是要抓紧训练,更要小心甚微,千万别被抓了鞭子。听说倭国准备进犯朝鲜,我这边到了北京走走门路,看看能不能当上主帅,或者是先锋总兵官,到时候你们想不想参加援朝的话自己也要留点心,要不被朝廷突然征召就来不及了。”李成梁仔细吩咐道。
“最后一次这么叫了,下不为例,以后我也不是你们的总爷了。孙守廉,在董总兵还没到的这段时候,这辽东军事伱先主持着,我现在也要打点东西回北京了。”李成梁意兴阑珊说道。
“基本都换了,只留了少许。高公公来时这么匆匆,怎么回去更赶了。我们兄弟几个还想在广宁城好好吃喝几天。”随从不解问道。
“哦,你干的很好,这次进京,你也跟着收拾东西吧。”李成梁说道。
“不不不,你不要小瞧了了张晓。他如今官职不算高,但是言真的不轻。我现在说的这些话,除了这个内厅我不认了,元驭你就听听。当时我劝立太子以稳天下,陛下照例推辞,竟还找了理由,说诸皇子年幼,要立了三王,再册立太子。可是自从陛下看了张晓写的那本《熙德之歌》之后,就再也不提并立三王之事了。”申时行解释说。
“竟有此事?”王锡爵也有些震惊。
“你退下吧。”李成梁疲惫地抬了抬手。亲卫告辞而出。
“眼下就是要多看多想,陛下心里到底想什么,没人能知道,知道了也不能猜。我挂官而去,内阁的事真的要有劳元驭了。”申时行告诫道。
“不用不用,我的老骨头还不至于这么没用。只是有些话现在不讲,等我乞骸骨的奏章上去,就没机会说了。今年夏天,你回家探视母亲,是我把你叫回来了,你不要记恨我。眼下内阁除了你我,就是许维桢,王忠伯二人。维桢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就是循规蹈矩。忠伯品行端正,但他一个老好人一个,内阁还要你多担待些。”
“别问那么多,你们现在手上拿的,都是你们的,回京以后还有分润。回了京你们爱怎么吃怎么玩,只是这辽东的故事,谁敢乱说话,后果都是知道的。”高淮说道。
“这只是九牛一毛,再说我们不收这些,宁远伯怎么会安心。我们拿了开心,宁远伯送的安心,皇帝的事情也办好了,那不是皆大欢喜。”高淮说道。
“末将遵命。”诸将齐声应道。
“大帅,该送的东西又都送给高公公了,高公公都笑纳了,还说让您回了京以后先静观其变,免得成为众矢之的,还说推荐董一元将军接替您位置的是张侍读。”亲卫低声说道。
“申相,你……”王锡爵惊讶了起来。
才过了几天,辽东的风似乎又大了。高淮一行人又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地址:meiyi.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