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达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51章
宁远伯回京
“这帖木儿当年灭国无数,还假冒小邦驸马,称臣天朝。后来又扣押我大明使臣,还意图举大军入寇我大明,确实也是一代枭雄。你写撒马尔罕国的历史,翰林院的对应藏书档案你尽可能多看,把书写的到位。这撒马尔罕国兴衰的经验教训,你也好好总结。”皇帝吩咐道。
“微臣定当仔细撰稿核稿,精益求精。”张晓说道。
“听说董其昌给帮伱想了你的字?你是最近与他交好的吗?”皇帝问道。
“禀陛下,董编修品行端正,文章斐然,又擅长书画,所以臣有事相求,又意气相投,所以有所交游。董编修建议臣字明略。臣觉得好听,就用了。”张晓解释说道。
“诶,老夫这才下野多久,要是再迟些回京城,怕不是八百条罪状都给老夫列齐了。对了,如松,听说你去拜访过张侍读,去宁夏的时候张侍读还专门让你们几个带兵随行。你能不能替为父引荐一下,为父有事相求。”李成梁说道。
“那天那个节骨眼,有谁还有心思去吃吃喝喝,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大家借机散了,要不接下来谁知道能搞出什么动静。不过这几日都要注意巡视京营各营,这次长安门闹事搞的串联,我也没有预先收到消息,国公们也没收到消息,差点不知道怎么收场,搞得非常被动。如果张侍读所言不虚,明年倭人就会来袭,那现在征倭的将帅人选也在酝酿之中了,连几个闹饷的军官都说服不了,谁信你能统领大军。如樟如今都去西北建功立业了,我们几个可不能一直闲置在京城里。”李如松说道。
“那你回去就好好写书吧,热气球的话可以搞的也先搞起来,如果有什么材料短缺的也可以报个清单上来。就这样了,你先回去吧。”皇帝吩咐道。
“那倒不是,只是听说张侍读妙笔生花,就想请他帮我写一本为父的传记传奇之类的,讲讲为父的赫赫军功,也给陛下留下些印象。老夫这几年没有打好仗,以前的功劳那也是实打实的,润笔费给足给够,要是张侍读想要人参皮毛也是随便拿。”李成梁说道。
“谁?!父亲,你怎么回来了。”李如松惊喜道。
“石尚书真的如此说?”李成梁震惊道。
“明略,明略。董其昌给你选的字,倒也契合。只是张晓,你除了明略,也要明道,更要明德。自古才高者多傲易折,就如孔夫子所言,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皇帝告诫道。
“没办法,总要有人出来说话,反正大家都觉得我李如松傲慢无礼,不知礼数,肯定不会骗人,这不是我这个愣头青一出来说话,大家伙都信了吗?”李如松说道。
“怎么了,我还不能回来了?我这刚没了总兵位子,一声父帅都不愿意叫了?”李成梁不高兴道,一边大喇喇走到主位坐下。
“这不是父亲大人您说的,就算在家也要称军中职务,您已经不是总兵官了,您儿子倒还是都督佥事呢。”李如松反驳道。
“这只是暂时的,要是那个什么丰臣秀吉真的敢来朝鲜,只要圣上再次启用老夫,老夫率三千铁骑,七千步卒,就能把倭人几十万大军都扫灭了,把倭人头领的人头都砍下来送到太庙,百年之后老夫也能入武庙。”李成梁说道。
“谨遵陛下教诲。”张晓说道。
“诶,你们还有机会,老夫可是最后博一把了。跟你们直说了吧,老夫这次走了石尚书的路子,这统帅大军,还要靠我这老帅出马。”李成梁自信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