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
大乘佛教,有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作理观;一个叫作事修。不管你是什么法门,就理观跟事修两个重点。理观是属于对真理的观察,事修是法门的实际操作。
理观跟事修的关系,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很贴切,说是理观宜广,事修宜专,这是一个操作原则。我们刚开始观察人生的道理,要广泛地学习,因为你对人生的解读、对人生的了解,影响到你内心的一种觉悟的力量,这个我们前面讲了很多。
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业障深重,虽然我们现在一个人能够利用的时间非常短,而我们要处理的问题相当的复杂,因为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长时间在三界里面流转,已经把我们的内心世界搞得非常的复杂,然后才来学佛。
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处理过去生所留下的问题,这是我们不能避免的。我们必须对过去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留下的痕迹来负责,你跑不掉的。所以我们利用短短的几?年,要处理无量劫留下的问题,你就知道时间很紧迫了。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觉悟的力量,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这三种力量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了。合理地推论,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是内忧外患。临命终的时候,很少有人是心平气和走的,大部分都是内有妄想的干扰。你真的是不想离开你这么熟悉的人事的世界,这个世界你好歹活了八?年、一百年,不管你满不满意,至少你结了很多的缘,突然间离开,难免不舍。
所以你内心的妄想——爱取的妄想不断地冲击你;外患——你无量的生死业力要跟你算帐了。临命终算总帐的时候它不跟你客气的。我们平常叫作创造业力,累积业力,临终的时候它是全部起现行。欸,我什么时候造了这个业?已经不知道了,但临终它绝对不会放过你。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合理地推论,都是内忧外患。那么这个关键的时刻,谁能够在内忧外患当中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谁能够产生一种反转的力量,谁就成功了!
若论内忧外患,大家差不了多少。因为我们会在末法时代出世,某种程度是有共业,就是你的档次跟我的档次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们才会生长在一个时代。现在就是说,来自于我们内外的障碍大家差不了多少,那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呢?就是考验你的善根力的时候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谁能够在内忧外患当中,产生一种反转的力量,谁就能够正念分明,把弥陀感应出来,关键在这儿。
所以不要忽略每一堂课你所听闻的道理,不要忽略你在佛堂当中静静地思惟业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跟实相的道理,你在累积一种临终反转的力量。临终的力量它不是突然间成就的,是点点滴滴累积而成。所以理观,它牵涉到你一种生命的反转。
我们合理地推论,大部分临命终的人一定是其生命最谷底的时候。祖师说,你生病的时候,你都作不了主的。临命终是最大的、最重的病,死亡是你一生当中面临最严重的病痛。你要失掉你的一切,甚至于你的身体。
所以这个时候八风的吹动,你能够依靠的就是你对真如的观照。你是不是能够在这个地方稳住脚步,走出一条你自己的净土的道路,这是考验你的智慧水平,那是真枪实弹的时候了。因为稍微差池,你就没有机会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犯错空间了。
你平常的时候做出一个判断错误,本来不应该做的你做了,你还有机会忏悔。你平常做错了事情,你有很多机会来做弥补;临命终,对不起!你做出了判断的选择,你要付出一生的代价,来弥补你临终的错误,你就再来一次,就这么回事。
所以面对临命终的考验的时候,你的智慧的引导、智慧的安住、智慧的调伏——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这三种力量,是你临终的时候三大考验,你一个力量都不能够有差错。这三个柱子,哪一个柱子崩溃了,其他两个柱子就不保。所以理观一定要圆满,你不能有任何瑕疵,因为那是来自于你心灵的力量,你心灵的力量不启动,佛陀很难跟你感应的。
因此在整个净土宗当中,你的理观,你不一定要断烦恼,但是你必须要有一点本事从烦恼中走出来,你要能够在烦恼冲击你的时候不倒下去。你要走出烦恼,面对弥陀的光明,这是净土宗最低的标准。就是说你可以有烦恼,但是烦恼没有把你打败,你能够在烦恼干扰中安住不动,然后提起佛号,关键在这里了。
所以这个理观它必须要圆满的,它不能有任何欠缺。你说:欸,我这个地方少学到。那你的能量就不够了,你这个柱子就松动了。所以理观应该要广泛地学习业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跟大乘的真如的道理,因为它是你生命当中从障碍里面反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量。这是理观。
那么事修呢?就牵涉到因缘的力量,外在的因缘的力量。当然主要就是你来生的规划。事修为什么要专呢?因为佛陀讲的法门真的太多了,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够用。我们不可能把佛陀说的法门一生学完,那是一个成佛之道,那是一个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首先在修法门当中,你要先知道,你来生准备变成什么样子,佛法是先有愿望才有过程。从往生净土的角度,你必须要在法门当中,在我们前面讲到的人天业果中,你要先抓对你往生有帮助的,必须要有所取舍。理论的学习,你没有取舍的空间,你要全盘接受;法门的修学,我们要善知取舍,因为时间不够。
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前面学过的人天乘,包括了三皈、五戒、?善,包括四禅、四空,这么多法门当中与临终正念有关系的,我提出了三个重点:
第一个,勤修忏悔。我们要尽量把过去生留下的业力,把它降到最低。带业往生,这个业力的能量不能太强,它必须是经过你忏悔过以后的、折损过以后的一种不增长业,它不能够在临终的时候是一种很强烈的现行业,这个要注意,它必须是一个不增长业。在《楞严经》上说,它这个污泥必须在一个沉淀的状态,我们不能把污泥拿掉,但起码你要让它沉淀下来,这是忏悔业障的主要意思。
第二个,严持四重。如果你要求临终的正念,不要跟自己开玩笑,杀盗淫妄你千万不要做,你冲不过去的。因为那个杀盗淫妄的业,临终来的时候像暴风雪,那是大的龙卷风。不要高估你的智慧的善根,不要高估自己。我们造了杀盗淫妄以后,那个业力的冲击,不是我们能够扛受的。这就是佛陀的智慧告诉我们的,你不能够完全把所有的罪业都消失掉,起码你不能犯根本,因为你承受不住根本业力在临终对你的冲击。
所以一方面增加我们的理观,但是另一方面不要把自己的罪业造得太重。因为你跳不过去的,你走不过去。
所以一方面,我们对于过去所造的罪业,要勤修忏悔;一方面我们对于未来四根本重戒要善加防护。为了临终的无障碍,勤修忏悔,严持四重。
第三个,兼修禅定。这个禅定可以兼修,你有空就修,没有修乱不了,它有加分效果,但是你没有修,没有扣分的情况。
但是“勤修忏悔”跟“严持四重”这就很重要,“愿我临终无障碍”,这是两大原则。
这个就是我们在修行当中,道理要广泛地学习;在法门的选择上,要抓住重点。人天乘两大重点:勤修忏悔,严持四重,这也是我们今天研讨的两大重点。我们今天预定有五个主题。规矩跟以前一样,学人先做简单地说明,然后开放给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讨论,五个主题的原则都一样。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在现代媒体的渲染及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之下,未婚男女的婚前性行为观念已渐渐为社会所接受。请问如果在未学佛前由于无知而破了根本重罪,应如何忏罪才能完全恢复清净?
【师父答疑】这个问题的大意,是说有一个人他没有学佛,没有学佛当然他就没有观照力,遇到事情就没有观照力,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就犯了根本重罪了。那这个时候学佛就知道怕了,那怎么办呢?对于过去所造的重罪要怎么办呢?
忏悔有三种的层次差别:第一个叫调伏罪业;第二个叫恢复清净;第三个叫功德增上。我们解释一下。
从往生的角度,你至少要达到第一条,调伏罪业。这个罪业还在,但是它被你调伏了;这个污泥还在,但是它沉淀了。套一句我们前面学的专业名词来说,这个业力已经变成不增长业,它这个定时炸弹暂时不爆炸了。你只要不再造作,不要去触动它,它有等于没有。
这种情况,他必须要殷重忏悔,立誓改过,心要很恳切。忏悔的成败,除了你每天的定课,你每天拜一部八?八佛或者拜一部大悲忏,你有一个一定的功课以外,你的心态准备很重要——你的惭愧心,更重要就是你要发愿,永不再造作了。你对未来的誓愿力很重要,就是要断相续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