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艺言情小说书馆

38.第33集《佛法修学概要》(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地址:meiyi.org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十七页。我们讲到六度法门,这是菩萨道的六度。

佛教的修学,从浅入深,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次第: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第一个修学的重点,叫作“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第一个阶段。

我们刚开始在佛教的修学,是改造我们身口意的行为,就是业力的行为。既然面对的是我们的善恶业力,它一定带有相状。你心中没有相状,你是不可能去改造业力的。以布施来说,我们今天要做义工,要做布施你一定有个所缘境:你是针对哪一个道场,针对某一个人来修布施,来做义工。但是,这个时候的相状会有问题,因为当我们的心接触相状的时候,会产生三种力量:

第一个是感受。这个感受它没什么道理的,它完全是业力。我们前面说过,只要有感受,就有业力。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布施,是受感受的牵动——我对他感觉不好,我就没办法布施了。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修习善法的时候,是选择性的修善。因为你一定是先有感受,感受以后牵动了想象,然后打妄想,安立名言,带有个人的情感,最后产生执取。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修习善法的时候,是带相修行。我们对这个相状,先感受它好不好,然后再打一些妄想,最后就住在这个相状,心有所住。

所以说,我们刚开始所修的善业会带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不得圆满。一个刚学佛的人,你很难创造一个广大的功德,你很难的。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所积集的资粮是少得可怜,不管你花多少时间,因为你的心不广大,因为你深受感受的影响。所以我们刚开始在造善的时候,是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因为我们的心理素质太差。

所以一个刚开始修学的人,他顶多是一个慈善家,他还谈不上是一个宗教的修学者,因为他心里干扰太多。他心里面充满了感受,充满了妄想,充满了执着,干不出什么大的功德,没办法的。所以我们刚开始这种带相的修学很难圆满,这是第一个不得圆满。

第二个,更严重的是不得清净。我们虽然造了善业,但是也带动了内心的烦恼跟执着,也就把十二因缘里面的生死业力给启动了。所以我们在创造善业的时候,也付出了生死轮回的代价。就好像说,我们吃一个美好的蛋糕,虽然善业会创造安乐的果报,来生让你受用,但是你受用的时候,“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这个蛋糕是有毒药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因为你因地不清净。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快乐,但是这个果报带业,你在享受人世间快乐的同时,必须要付出三种代价:“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人天的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带相修学是障碍重重,因为我们心理素质太差。

于是我们就从一种有相的修学,慢慢提升到一种无相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时我们一定要学习佛法。第一个阶段只要有信心就够了。你相信有生死轮回,相信生死轮回是由业力所主导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刚开始你只要相信就好。但是你一旦要调伏心中的妄想,调伏心中的感受,你一定要看经典,因为日常生活给你的经验已经不够用了,你世间上所受的教育已经不够用了。

所以我们慢慢地从佛教的学习,知道了人生是无常无我的,知道我们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不是一个静止状态,是变化的,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所以没有一个人有安全感,因为你不知道来生要去哪里。所以我们依这种无常无我的智慧,让我们的心跟相状慢慢地脱离、脱相,做到无我相、人相的分别。

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你的心一定要静下来——调伏爱取。当然这个调伏爱取,是先调伏爱,再调伏取。我们刚开始的修学要先思惟苦谛。苦谛也有相状,你要先创造、观想一个痛苦的相状,让你对三界极度地厌离,然后再修无常无我,调伏那个执着。

这时你就从一种动态的善业修学,提升到一种调伏爱取的修学,你的生命会开始静下来。你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拜佛、打坐、修止观,你这个时候外出的时间也减少了,因为你开始在清理你内心的垃圾。这个时候你会从一种慈善事业,提升到一种修道的生活。这个时候叫“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开始放下人世间我相、人相的对立,把心中的垃圾开始打扫干净了,这是一种解脱道的修学——无相行。

那么从无相的阶段,你可能会经过三年,可能经过五年,慢慢地房间整理得大致上干净了以后,你开始又把房间的门打开了,从空出假,重新面对众生。你又接触了相状,但是你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你在面对相状的时候,内心多了一种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开始走入了大乘。

所以,我们前面的人天乘是带相修学,二乘是无相修学,到了菩萨道又带有相状,但是那个相状会给你创造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它不会给你留下过失。因为你的心理素质提升了,你除了信仰以外,多了一分智慧的观照——内观真如,外观因缘。内观真如,就是安住;外观因缘,观察人世间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叫作调伏。

所以我们从这种菩萨道,开始又回复到正常生活——“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但是这个时候的菩萨,他是一个觉悟者了,所谓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能他看到的是昨天的青山,但是夕阳已经不是昨天的夕阳,因为他内心的素质不同。

我们现在进入到整个佛教最高水平的境界,叫作菩萨道。菩萨道的主修有六个法门,就是六度法门,我们叫作六波罗蜜。这波罗蜜叫作“度”,度的意思就是到彼岸,我们透过布施乃至于智慧六种的法门,能够超越生死大海,到达大般涅槃的彼岸,这叫六度。

六度它是有条件的。为什么我们在人天乘的时候的布施、持戒、忍辱叫作善业,有漏的善业,到了菩萨道为什么叫波罗蜜呢?能够有超越生死的力量呢?

这个地方,第一个总标六度所依很重要,因为他所依止的心态已经不同了,这是讲讲心态;第二个,再讲到别示六度的行相,怎么修六度才能够圆满;第三个,结叹六度的功德。

戊一

总标六度所依

分三:己一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己二、以大悲为上首。己三、以无所得为方便。

我们先看总标六度的所依。就是用什么心态来修习这个法才有资格叫作度,叫作波罗蜜呢?

菩萨道之所以能够超越人天乘,是因为它从一种有漏的有所得心——贪求果报贪求功德的心,提升到大乘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必须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第二个,以大悲为上首;第三个,以无所得为方便。

一、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我们先看第一个,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简单地说,就是大乘空性的智慧,大乘的空正见。我们以大乘的空正见来相应,来做一个作意,这个作意就是观照。一个菩萨要经常地能够正念真如,安住空性。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抓了很多的相状。这个相状就刺激我们的内心,产生很多的感受、妄想跟执着,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离相,要离一切相。

但是大乘佛法的矛盾在于:你既要离相,但是你又要面对相状。因为你没有众生,你就没办法行菩萨道。你布施、持戒、忍辱,一定要面对众生。所以大乘佛法它难就难在:你要面对相状,但是你又不能执取相状,而关键就在这个空观——空观的智慧。菩萨道,你一定要先找一个安住的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要安住在“何期自性,本来清净”那个心性的本体,这个很重要。

我们看禅宗的传承,五祖传到六祖,是很关键的一个传承。因为禅宗以前的修学是很杂乱的,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是没什么太多章法,每一个宗派各自发挥,反正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禅宗真正定出它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从六祖开始,为整个禅宗的修学定调,什么叫禅宗,他把它的基本思想安定下来。所以五祖传到六祖,是一个关键的传承。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五祖要传法给六祖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是要大家写个偈颂。诸位!你们跟着五祖学这么多年,你们把自己的心得写一个偈颂,我看看你们的见地怎么样。

当时两个人呈上偈颂,一个是神秀大师,一个是惠能大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沧澜道》《权力巅峰》《渣攻改造,BE改写HE》《玄鉴仙族》【微信读书】《北宋穿越指南》《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仗剑独行斩鬼神》【大蓝书】《竞选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哇!女总裁是皇帝穿时空的女将军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悍女麴凰驭龙婿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姝宠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折红鸾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寻找轮回的你三魂七魄归位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诱梦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离人终成相思意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谬接瑶华枝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