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闻言,躺在床上的杨钦辰似乎听到了什么可怖的诡谈一般,脸色越发惨白。
方军医轻叹了一声,语重心长道:“将军,这几日,殿下寸步不离地守着您,宿夕不眠,割了腕血替您入药,走之前连步子都有些不稳了。试问天下,有哪位储君能为一个臣子做到如此地步呢?殿下的心意,您要好好思量才是。”
方军医不知杨钦辰有一个自小定下的婚约,但她走遍了大半个大饶,见过世情无数,便淡淡劝道:“将军往日对我有恩,我便多说两句。殿下身为大饶未来的储君,将来三宫六院自不会少。可将军若是要同殿下在一起,只怕是要卸下这身大饶女子人人渴求的英武铠甲,再不能如今日这般自由驰骋疆场,为国杀敌了。”
“我明白。”杨钦辰睁着眼,目光渐渐失焦。
大病之中,最忌精神不振。
方军医轻轻拍了拍杨钦辰的手背,安慰道:
“将军莫要自责。您年纪如此小,已经做得很好了。殿下的心思是他的心思,没有谁说一定需要回应。”
“是我的问题。从前是我太不晓事,一心只想带兵杀敌,挣军功实现母亲遗愿,给天下女子一个容身之处。可,”
“可如今,殿下恐怕误会了。”
“其实被困在地下石室时我便有几分预感,但心中惶惶然,不敢贸然猜测。”
“这可如何是好?”
“将军家中长辈德高望重,一门的忠臣良将,想来只要和长辈好好商量,由长辈出面同殿下讲清楚,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方军医平日里只听闻太子殿下素来勤政爱民、雍德明智的美名,实际并不知道太子殿下的内里是一个多么手段可怕,睚眦必报的人。
杨钦辰心知肚明,这事情没那么简单,更何况,太子殿下对她的恩情,一桩桩一件件早就已经分不清了,她大仗是把好手,但于这些事上脑子如一团乱麻似的。
如今瑞金城出事,太子殿下离开这里回了皇城,现在她趁机处理完西鲜的事宜,待班师回城和祖父祖母好好商议一二。
-
去往瑞金的路上。
“太子殿下,咱们还有两日路程便可到瑞金城外。兖州右南军精锐部队明日一早便可与我们会和。”凌南骑着马,轻声道。
“好。这次的叛军有多少?”
“叛军是二皇子府和李氏勾结九狄人和瑞金城护城军,九狄人被拦在城外合计大概五万,护城军控制了皇城,人数大概两万。如今二皇子挟持了各家重臣的家眷,威胁他们在请皇帝禅位的诏书上签字。所以那些重臣才一天十几封加急邸报催您回去主持大局。”
太子殿下目视前方,轻嗤一声道:“他倒还没蠢到家,让那些九狄人进了瑞金城。”
安理五学着太子的样子也哼了一声:“二皇子自来行事恣意,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死活。就算没有进城,那护城军和九狄人人数悬殊,临到头了,要是九狄人想攻入皇城,只怕也易如反掌。”
太子眸光清淡,笑了声道:“否则你以为,他留着我的右南军是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和九狄人大军在城外斗个你死我活么?这样,他在皇城内不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安理五瞪大了眼睛道:“二皇子也太狠毒些了,这皇城外可不止一两个村子,多得是无辜的百姓们。他关上了城门,任由这些九狄人烧杀掳掠,和那些卖国贼又有何异?”
凌南也道:“对啊,更何况,就算将来他侥幸得了一日半日的帝位,得位不正,手段酷辣,恐怕也得不了民心!”
太子殿下摸索着身侧的玄铁剑柄,淡淡道:“如今老二狗急跳墙,恐怕是父皇喝了太多李氏的汤药,身子骨不行了。依照父皇的性子,恐怕他们想尽办法都不能让他愿意修改诏书,废掉孤,重新立他为太子。老二自然得趁着我还没有来得及回城之时,先下手为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