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艺言情小说书馆

《》序言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灯下隋朝》序言

中国的巨人们和普通民众一起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我们习惯上称作“上下五千年”,其实这个时间要长得多。由于受传播媒介的限制,我们很难知晓文字产生以前中国社会的面貌,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我们描述了距离那个时代3000余年的历史,算是填补了人类记忆中的一个空白。司马迁不是第一个史官,但绝对算得上是第一个正宗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开创了中国历史的编写体例,他的叙述方式和修史态度,对后世史书的撰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论据,你可以从后来的几乎所有史书中看到《史记》的影子。

历史怎么写,是司马迁们的事情;历史怎么读,则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说历史是“吃人”的过程,是“推翻与被推翻”的循环,是鲁迅的读法;说二十四史是“二十四姓的家谱”,是梁启超的读法。这些说法看起来是愤激之语,但也可以说得上是诛心之论。看来历史怎么读,还确实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即使是公认的正史,也不可能字字写实,这里面还有情感好恶在里面,有忌讳隐饰在里面。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单单读书是不够的,还要思考,还要甄别,还要取舍。

需要说明的是,我本人没有考据癖,这本书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史书,与学术有关,但绝对不属于学术著作。我只是把我读史的想法记录了下来,它不同与一般的文史系同学的听课笔记,因为里面更多的渗入了我自己的观点。我把这本书定名为《灯下隋朝》,顾名思义,就是要传达出一种“宁静中的个人思悟”这一意思。我不是给历史当裁判,而是要通过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表达一个生命个体对历史的敬意。

列宁说,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克罗齐说得更到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伟大的政治家往往都精通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安家邦,可以平天下。但并不是读了历史就可谋国,就我等草民而言,读史是为了休闲,并没有太多的功利目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得以心平气和地走进古代,有了更大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中的一些人老抱怨自己人微言轻,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其实我们的优势也在这里:不是专家,不是政治家,不是明星,草根的身份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表达上的自由。如果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每句话都能引起轰动,每段话都能让全国人民学习一辈子,你还敢轻易开口吗?

历史是集体创造的。

这话说得不假。

我们从一段历史的册页上,总能遇到许许多多的人物,看到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这些人物和事件,往往又纷繁芜杂,互相交织,让我们眼花缭乱,怎么也理不出头绪。许多人宁愿去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也不愿意去翻阅那令人头疼的二十四史。原因很简单,在影视作品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和情节已经被导演和编剧梳理过了,这省却了我们的很多麻烦。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不仅仅是梳理,为了让影视好看,他们也会篡改和增删,会不断在其中加上自己的私货。

所以,一般而言,历史剧离历史都很遥远。

所以,如果你想更清楚地理解过去,你还得去啃那些令人头疼的文言古书。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蝉动》《科研从博士生开始》《高武纪元》【微信读书】【爱去小说网】《岁岁平安》《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晋末长剑》《剑阁闻铃

新书推荐

千年军国宣和画卷纪元1701混在蜀汉当皇帝无赖帝师回到明朝当太子猎明非洲帝国三国之蜀汉复兴从来没有的帝国医入白蛇宗明天下淘宝大明重生明末当皇帝明末第一强藩贼三国三国云飞扬宦海风流异域人生大明公侯三流书童大明至圣虚拟战线大汉昌邑王唐时归汉家日月战国修罗传三国之帝统天下乱世妖娆王五胡明月少女与枪与异界大明之帝国再起大唐西域少年行晋枭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乌衣天下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樱花下的血刀大唐国妖汉室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