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陶真晓终于洗了个澡。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澡。
有句话说的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就是宝藏。
铁树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只要有座大山在,什么都会有的。
森林中不乏皂荚树,荚果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清洁物品,将荚果煮水就可以洗澡。
陶真晓还在荚果水里头加入艾草、薄荷、紫苏等药料,既能清洁,又能杀菌消毒防蚊虫。
搓了个药料澡后,身上干干净净,还带着舒适的药味,真晓有种自己已脱胎换骨的感觉,可太喜欢这些材料了!
她已经在想怎么制作一款“药膳肥皂”,可惜缺乏工具,加之麻烦和忙碌,这个想法就暂时只是想法了。
陶真晓沐浴过后,亲自督促全家沐浴,绝不允许一人落下,并且要求全家天天沐浴,特别是干活流汗的日子。
晚上睡觉之前,爷爷陶请福对家人们说道:“我明天去集市看看,卯时过我就出门,想去的人要起早了,落下了我就不管了。”
陶分晓很兴奋,为了明天起早不被丢下,他立刻钻入被窝,乖乖地闭上眼睛,任谁叫唤都不理,惹得全家哄笑。
翌日,陶真晓卯时醒来,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呢,她是被弟弟吵醒的。
全家都起来了。
待天一亮,陶家全家就离开家门,爷爷带着孙子们赶集市,儿子儿媳出门干活,搬运一些俩人一起能搬得动的建宅材料。
不止陶家,全村人都出动了,每天卯时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赶集的不只陶家,大家有默契似的选择今天去集市,一堆人踩着朝露走山道,一路闲聊,笑声不断,惊醒了山路上的鸟儿花儿。
这幅潮气蓬勃的美好画面,令陶真晓心情愉悦,对集市的期待又多了一分。
大概走了半个多时辰的山路,大伙终于走到山路口,阳光都有些炎热了。
山路口堆放着许多建宅材料,有的两个人一点点可以搬走,有的需要多人需要工具才搬得动。
有十来人守着材料,其中有记账的,谁家来搬材料都记得清清楚楚。
陶真晓发现山林中还搭建了一座小木屋,在铁树村房子建完之前,会一直有人住在里面。
前往集市的路是官道,这里的官道没修整过,不是那么平整,又走了半个时辰,大家终于来到了小镇。
牙洲县衙离这儿有十里左右的距离,要去城里的话,得走差不多一整天呢。
这小镇也是刚刚形成的样子,叫做“新风镇”,宅屋看出来是新建成的,有的还在建造中。
集市不大,但货品应有尽有,村民们兴致勃勃,来到集市后,大家便散开,各自安排。
陶真晓一直牵着弟弟的手紧跟在爷爷身边。
“爷,我们要买什么?”陶真晓目光四处飘散,对什么都新奇。
街道挺宽敞的,两边都有摊子,还可以停放三辆马车。令真晓意外的是,街上时不时有马车驶过。
陶请福时不时看看孙子俩在不在身边,他左右瞧了瞧:“买点面粉,干活还是得多吃点。买点油点灯,晚上睡太早了,有很多活要干,重要的还要买锄头……”
听爷爷数着需要的东西,真晓叹气:“这么多东西,得花不少钱啊。”
陶请福看了孙女一眼:“今天就是看看,只买点油和锄头,还有一些馒头就好。”
接着他又道:“你们念书的东西不急,等过段时间咱们会有的。”
陶真晓早有心理准备:“我们不急,又不需要赶考,晚点学也没什么关系。”
再说,没房子她也没地方坐着看书。
他们走到了闻祥行,闻祥行在小镇上只有一家铺子,是镇中少有的店铺里最大的。
果然,“闻祥行”是集市中唯一的商行,其他都是小商贩。
陶家祖孙三人进入其中瞧瞧,店里商品除了吃食,其他日常用品几乎都有了,种类还不少。
他们没急着买东西,出去转了一圈,把小镇上逛了个遍。
陶真晓观察了一圈,小镇客流量不多,主要是附近的几个村子,但商贩的货物不少,真晓不禁为他们的货物积压的问题担忧。
为此,她特意向商贩提出疑惑,然后才知道,小镇的客人除了附近的几个村子,还有军卫所,还有路过的人。
那些时不时通过街道的马车,有的是经过的旅人,他们也会停下吃喝,补给必需品。
而军卫所,真晓认为军营所需的物品应该有专门提供的渠道,不会随意出来上街才是。
了解过真晓才知道,卫所有屯田,有种地的军户,还有不少将士常年驻守在此,家眷跟着搬迁过来,卫所可以随时流动的军户家属和将士家眷近万人,他们都需要外出采购,最近的买卖集市只有新风镇这里。
这下,陶真晓就开心了,有客源就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文明小说】【森趣阁】《维持女配的尊严》【泡书吧】《我娘四嫁》《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笔趣库】《惊悚乐园》《谍海青云》
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第一时间更新《倚楼望桑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