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艺言情小说书馆

第39章、名人云集金陵!朱厚照见葡萄牙人!

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最新章节。

淮安。

距离金陵两百里。

李东阳终于是支撑不住了。

五十九岁,接近六十岁的他,终于也是累到了。

“扶我起来,本官还可以走!”

“咳咳……”

“哎哟……”

倔强的他在病榻上,还试图挣扎一下,可刚刚动弹两下,浑身的骨头就开始痛了,当即又倒在病床上,一阵无力,一阵咳嗽。

“大人,您就好好歇着吧,反正距离应天也很近了,您真以为您是年轻人……”

“大夫说了,大人您这是舟车劳顿,受了风寒,再加上休息不足,您好好躺两天,就好了。”

“伯安,你还傻傻愣着干什么?给大人喂药啊!”

礼部左侍郎王华,直接按住了他,随后转头瞪了一下看热闹的王守仁一眼。

发呆的王守仁,回过神来,赶紧把药端了上来,径直递给了王华。

“爹,药!”

王华额头青筋暴起,没眼力见的东西,就不知道亲自喂李东阳药么?

“德辉,老了,我真的老了。我此前还骂他们没资格衣冠南渡,谁想到,我也最终……行百里半九十,一百二十人的团队,如今,只剩下我们五六个人。”

李东阳不再挣扎,只是不再和自己身体较劲,虚弱的看着房间里面的几人,包括王守仁在内。

毫无疑问,他们都输了,输了宣宗,也输了朱厚照。

“阁老,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毕竟都不是伯安他们这些年轻人……说实话,要继续向前,可能下官也支撑不住了。”

王华和李东阳说着好话,也扫了众人一眼。

到了这里,他们这代表内阁的团队,就剩下六个人。

一路的磨炼,他们毫无疑问都经受住了李东阳的考验,跟到了最后。

李东阳是年纪最大的,他、还有一個户部的侍郎、兵部的侍郎,三人都是五十来岁的老人了。

剩下的就是王守仁这个兵部武选司主事三十五岁,以及另外一个户部的年轻人。

在一群老人之中,王守仁自然是年轻人。

两个年轻人兼职他们保镖,身体好,现在跟没事人一样。

“是啊,阁老,您已经是百官表率了。再说了,都到了淮安,其实……也跟到了应天没有什么区别,刚刚下官到外面转了一圈,其实这里已经知道陛下不少措施了。”

王守仁没有听众人寒暄,他手中反而出现了一张大明宝钞,不是洪武年的,是正统年间的。

这是他之前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一个小贩偷偷卖给他的,说是拿到金陵能翻一番。

他有些不明白,这已经过时的宝钞,为何又能再值钱?

这不是一张纸吗?

淮安竟然有人开始倒卖宝钞。

他偷偷摸摸跟了那小贩,发现那小贩见着陌生人,就是这一番推销。

这种行为,让他很不解。

这小小的纸片背后,隐藏了什么魅力?

此时的王守仁还没有到他忠实的贵州龙场悟道,不过也快了。

按照原先的历史脉络,就是正德元年,他在接下来会和他爹他们一起弹劾刘瑾,刘瑾处理不了他爹王华,就拿他这个兵部小官杀鸡儆猴,被发配龙场。

而他爹礼部左侍郎王华,会被内阁保护性的调离京城,担任金陵礼部尚书,明升暗降。

不过,现在蝴蝶翅膀煽动了,影响很大。

“德辉!”

“我是要休息了,不过,你们还好,接下来的路,就要拜托你们了!”

“二十天,我们内阁必须要到金陵!”

“你恰好是礼部的,先代表礼部……询问一下陛下,这个祭拜,到底想怎么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阵问长生》《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独家报道》【笔迷阁】《霸总带娃日常》《我在现代留过学》《穿书后成了狼孩》《青仙问道

天才一秒记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地址:meiyi.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离人终成相思意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折红鸾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我靠好运壮大家族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表妹不欲攀高枝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哇!女总裁是皇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寻找轮回的你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穿时空的女将军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姝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三魂七魄归位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