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而危》转载请注明来源: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
孔成玉生得极好的骨相,端方的仪态更是自小培养而出的。
她年纪轻轻就能做一峰之主,又当得儒宗的先生,靠的可不全是孔氏的荫庇。
有些人,就是一站在那里,就会让人知道此人非尘土间人。
孔成玉今日独行出门,浑身上下只戴了一根木质簪子,那紫棠衣衫书生打量她半晌,迟疑开口问道:“你是儒宗……孔氏的人?”
节庆时节儒宗会开坛讲学,讲一些寓教于乐的故事,孔成玉也在其中,许多人见过她的面孔。
紫棠衣衫的书生低头沉吟,思索孔成玉的身份,灰衫书生却以为他怯懦,瞪他一眼。
“知道他是孔氏的人,你就怕了?”
他朗声:“你怕他,我却不怕。”
文人要博出一个名声来,有个有声名在身的倒霉蛋当垫脚石最好。
虽然灰衫书生不知道孔成玉的身份,但只要辩倒了一个孔家人,他今后就能立足扬名。
书生这么想着,不由意气洋洋,扇指孔成玉:“孔圣,天下贼首而已!”
此言骇然,孔成玉站在他面前,依旧淡淡:“愿闻其详。”
书生道:“阴阳家明历法,法家非人治,名家辨名实,墨家有兼爱节葬非命诸说,制器敢战之风,农家之并耕食力。何以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又何必专门学孔圣而后为正脉!”
“如今若要百家争鸣,必要废孔学、灭儒宗,毁儒书,解锢蔽,清流毒!”
孔成玉的面色很平静,并不反驳他上一句言论,只问:“所以公子以为,只要儒宗消亡,便可以重现百家争鸣的盛世场面?”
灰衫书生嗤笑一声,这声嘲笑在安静的茶室尤为明显:“你有何辩?还是根本就无话可说了!”
孔成玉正视书生,声如磬玉,一句一句,随着她稳定的步子踩碎在茶室里。
“法家曾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
“墨家曾言,尚贤者,政之本也。”
“儒家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道家言,无为而尊者,天道也。”
“……”
孔成玉长身玉立,拢手道:“物极必反、无为而治、阴阳五行、循名责实……这些都是百家通论。”
“九流十家为后世定论,刻意分开,以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学问并无此消彼长,唯我独尊的道理,经世致用,九流归一,才是大势所趋。”
书生群中传来应和之声,那灰衫书生面色不佳,只冷笑一声:“大道理谁不会讲?你在这里说这些,不过是因为你是孔氏的人,受先人之泽荫官,为儒宗效力。”
孔成玉淡淡:“不可否认,我确实是孔氏的人。”
“但文人清谈,当仁不让于师。说儒宗,评论孔氏……都无妨。”孔成玉乌黑的眼仁淡淡看了茶室一圈,视线最终定在灰衫书生的脸上。
“可你又为什么要无端诋毁他人?”
灰衫书生一愣,终于反应过来孔成玉为何要出面与她辩驳:“你是说孔子昕与郭郡这等瓦釜雷鸣之辈?”
这下就连紫棠衣衫书生也不由蹙眉:“慎言。”
孔成玉淡淡看他一眼:“你说你不曾见过君子帖,所以先人事迹就是假的。”
书生冷笑:“自然,如今儒宗势大,说什么都是对的。”
孔成玉正欲开口,却见书生指天立地,抢先开口:“所以若要天下格局洗牌重来,必要乱世!”
“乱世出英雄!”
嚯。
在后头看戏的魏危忍不住抬起眼睛打量了这大放厥词的书生一眼。
此间茶室有十八位书生,十八颗脑袋,其中大约两颗在孔成玉脑袋上。
灰衫书生脖子上顶着的其实是圆明园的猪首。
孔成玉发出微不可察“呵”的一声冷笑,语气却是循循善诱:“公子大才,只是敢问如何才叫乱世呢?”
灰衫书生已经被踩孔家的快感冲昏了头脑,以为孔成玉在退让,张口就道:“靺鞨……百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