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穷猎户后带飞整个村》转载请注明来源: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
薛家四口赶着驴车走到县衙门前时,那里已经排上了长队。
衙署青灰色瓦檐下支着个小摊子,每户人家缴完粮后便到那领走一张盖着红印的薄纸,云婵悄悄探头看去,好像是完税凭证,她记得这在大燕朝叫做‘串票’。
薛老汉让先他们在空地排队,自己则走上前去找到一个差吏,将他请到角落里,赔着笑脸点头哈腰塞给对方一把铜板,然后才回到队伍里。
云婵见状,伸手扯扯薛明照衣角,附耳过去小声问道:“爹爹为何要给他塞钱?”
男人摇摇头不说话,用眼神示意她往前看。
差吏们用来称粮的物件是个四方木斗,一斗十二斤。
只见那持斗的差吏从麻袋里舀出满满一斗冒着尖的稻米,反手扬进旁边的斗车中,高声唱道。
“一斗!”
云婵檀口微张,满目愕然,瞬间明白了:“这样一斗哪止十二斤!”
很快,排到薛家时,薛老汉将户籍和地契一并交给差吏,便听差吏唱道。
“昌义村薛大福,需缴粮四斗。”
接着方才收了薛老汉铜板的褐衣小吏走上前,对着持斗的胖差吏耳语几句。
那胖差吏打眼扫了薛老汉一眼,点点头,伸手进麻袋里舀米,在收手之时,腕子一晃,将那冒尖的部分又晃回了米袋。
“一斗!”
身后众人看得清楚,但无一人敢多言。
舀走四斗后的米袋只剩薄薄一层,薛明照拢好袋子将驴车牵到一旁,薛老汉去领完串票,今年的税就交完了。
此时薛明照才压低声道:“若不是爹爹和那差吏是远房表亲,就算塞铜板都不见得好使。”
云婵轻叹,今年受了雨灾朝廷不但没下令减税,收粮时还如此黑心,真叫百姓勒紧裤腰带过活?
“朝廷就一点都不管么?”
男人嗤笑一声:“朝廷知不知道都两说呢,听闻咱们县太爷明年任期将满就要走了,多吞两口都来不及,哪能指望他做事。”
向来酒楼茶馆中消息最灵通,他来往久了对于这些也有所耳闻。
云婵抿紧嘴角,瞅着驴车上的麻袋不再说话。
薛家二老对这事儿早就见怪不怪了,薛老汉领了票子回来还挺高兴,自家仓里还有余粮,缴粮时也没被为难,挺好,挺好!
他摸摸腰间颇有分量的钱袋,底气十足:“走,买东西去!”
薛老汉和王香月去添置油盐绣线之类的小物件,薛明照和云婵去卖狐皮,两拨人分头采买,到时候在街尾的布庄会合回家。
云婵随男人往街头走去,这时候才知道,就如她先前想的那般,这条买卖街上有两家布庄。
街头那家,绫罗绸缎、兽皮轻纱应有尽有,价格昂贵,街尾那家,主卖价格低廉的纯色棉麻。
薛明照平日卖东西的时候都找街头那家卖,买东西时则在街尾那买。
其实除了县城有布卖,从昌义村出去往东走还有一个集市,只不过那里只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清晨才开市,不如进县城采买方便。
街头布庄比街尾布庄大的多,也气派的多,牌匾高悬在大门上,插在门口的旗子上书‘顺庆’二字。
内里布置没什么特别,同样是满墙布料,但在乍一看去明显在色泽上鲜亮许多,浅黄、淡粉、大红,绣花绸缎,绣花棉料,一样不缺。
里侧有一道通往二楼的阶梯,旁边墙上挂着条幅,上书‘成衣’二字。
男人轻车熟路走到一楼柜台处打开包袱,亮出里面的赤狐皮,冲伙计道:“我找你们掌柜的。”
那伙计是个识货的,只瞟了一眼直接进到后院将掌柜喊了来。
布庄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白面中年人,唇边留着两道八字胡,眼睛细长,一脸精明。
他托起面前的赤狐皮翻看一番,问道:“这是你打的?”
“是,最近才打的新皮子。”男人应道。
皮子确实是好皮子。
反着推拨不见掉毛,用手抓揉也很绵软,拨开长毛能见到密集短毛,这样的皮子穿上身,防风还保暖,最重要的是这色泽红的忒纯正了,多少年也难得见一回。
布庄掌柜摸摸唇边小胡子,眯眼问道:“你准备卖多少?”
面前男人虽长相不错,但穿着打扮也就是个庄户人家,若是他主动开口叫了低价,可省下大功夫了。
薛明照不动声色瞧他一眼,将话反推了回去:“掌柜觉得值多少?”
见他不上套,布庄掌柜眉峰微挑,略略站直身子,沉思片刻,用手比了个六。
“六十两。”
男人摇头,伸手将柜台上的狐皮铺平展。
“不带一点伤的狐皮有多难得您不会不知道,仔细瞧瞧,我这皮子上没有一条破口,毛色顺滑,颜色还纯正,这样的狐皮错过您再难找。”
这几句话说得恳切说进了掌柜心里,他在这开店多年,是识货的。
他抚着皮毛,语气有些动摇:“那你要多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顺宝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美艺言情小说书馆meiy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